盘点古代宰相们的那些绰号

编辑:娱乐看点2023-05-03 15:33:22影视
字体:
浏览:

中国古代宰相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。但是,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对于官员是否为民,他们心里有一杆秤。如果为官不仁善,讽刺的绰号就会随之而来。

模棱宰相

在武周时期,苏味道三度拜相,居相位九年。他熟悉典章制度,上朝言事从不带奏章,只凭口头禀报、侃侃而谈。但他出任宰相数年,为明哲保身,只是一味地屈从附和、取容于世、察言观色,从不多说话、乱说话。

他曾对人说:“处事不欲决断明白,若有错误,必贻咎谴,但摸摸棱以持两端可矣。”意思是,做事不可决断明白,要是意见表达得太清楚,万一出点错误,就会让人抓住把柄,最明智的做法莫过于模棱两可、含含糊糊。

因此,时人给他取了“模棱宰相”个外号,又称“苏模棱”。

三旨宰相

北宋神宗时,王珪居相位十六年。期间,他是得过且过,毫无作为,每遇到朝廷大事,也不想办法,不献策略,只起个上情下达的作用。

每次上朝呈送奏章时,跪拜皇帝高呼“取圣旨”;皇帝批阅后跪接曰:“领圣旨”;出殿见人曰:“得圣旨”。总之,事事依圣旨而行,惟上是从,成了只会唯命是从的高官,时人称为“三旨宰相”。

浪子宰相

北宋宣和三年(1121年),李邦彦被授任尚书右丞,不久又转任尚书左丞。其实,此人行为放荡,不理政事,只会享乐尤其喜欢踢球,堪称大宋的梅西;此外还爱好写荤段子。

果然,李邦彦重新起用后,与王黼不和,于是暗中与蔡攸、梁师成等人勾结,诬陷王黼使他被罢免。宣和六年(1124年),李邦彦被授任为少宰,毫无建树,只不过阿谀顺承谄媚充位而已,京城人都把他看作“浪子宰相”。

棉花宰相

明朝的刘吉,官至内阁首辅(宰相)。当时的明宪宗皇帝不问政事,内阁和六部也都纷纷效仿,一度有“纸糊三阁老”(即刘吉、万安、陈文)和“泥塑六尚书”之称。

他在位上,尸位素餐,奉迎皇帝,勾结宦官,粉饰自己。他最善于颠倒是非,精于营私,只要有人的意见与他不一致,必遭报复。他占据内阁十八年,其中任内阁首辅十五年,人称“棉花宰相”。

春药宰相

明宪宗有好色纵欲的本性,近臣万安常以春药“进贡”,得到宪宗的宠信,后来竟当上内阁首辅的高位。大臣们十分厌恶他的言行,暗地里称他为“春药宰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