霸总跌下神坛,“东八区”没有绅士

编辑:娱乐看点2025-03-29 10:38:41影视
字体:
浏览:

霸总跌下神坛,“东八区”没有绅士

作者 | 无花果

时隔多年,曾经以"慕容云海"一角走红的张翰,这次却因为新剧《东八区的先生们》中的争议性情节登上热搜。令人意外的是,这次让他成为话题焦点的不是演技突破,而是剧中涉嫌不尊重女性的"咸猪手"画面。

霸总跌下神坛,“东八区”没有绅士

这部由张翰亲自担任制片人和编剧,筹备近10年的都市男性群像剧,开播后豆瓣评分一路下滑至2.2分,创下国产剧新低。人民网直接批评该剧"充斥着油腻、悬浮、尴尬",与网友的评价形成强烈共鸣。

十年情怀为何遭遇滑铁卢?

从剧名和设定来看,《东八区的先生们》明显对标经典韩剧《绅士的品格》。四位男主从学生时代就是死党,剧情试图展现他们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历程。然而实际呈现的效果却让人大跌眼镜。

霸总跌下神坛,“东八区”没有绅士

开篇十分钟内,剧组用直升机、婚礼、泳池派对等浮夸场景堆砌"男性魅力",却只让人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油腻感。更令人不适的是剧中无处不在的男性凝视——女性角色要么是崇拜者,要么是提携者,要么是爱而不得的备胎。

霸总跌下神坛,“东八区”没有绅士

张翰的霸总困境:十五年不变的表演模式

从2009年的《一起来看流星雨》到现在的《东八区的先生们》,张翰的表演似乎陷入了某种模式化困境。他塑造的角色无论是富二代、工程师还是其他职业,最终都会回归到"任性霸总"的套路中。

霸总跌下神坛,“东八区”没有绅士

这种表演方式在十五年前或许还能引起共鸣,但在当下女性意识觉醒的影视环境中,不仅显得过时,更会引发观众反感。特别是在剧中人工智能工程师的角色设定下,观众依然只能看到一个换汤不换药的"慕容云海"。

男性群像剧的出路何在?

近年来女性群像剧大放异彩,但男性群像剧却始终难觅佳作。十年前赵宝刚导演的《男人帮》尝试打造"男版《欲望都市》",却因角色设定争议未能获得广泛认可。

霸总跌下神坛,“东八区”没有绅士

成功的男性角色需要具备真实感和人格魅力,既能引发男性观众共鸣,又能获得女性观众认可。《我的前半生》中的贺涵、《都挺好》中的石天冬等角色证明,温柔可靠的行动派才是当下观众真正欣赏的"高质量男性"形象。

霸总跌下神坛,“东八区”没有绅士

当荧幕上的女性角色已经实现从"傻白甜"到独立女性的跨越时,男性角色却还在幼稚霸总的泥潭中挣扎,这种差距不仅反映了创作思维的滞后,更凸显了当下影视市场对优质男性形象的需求缺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