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思诚团队“最高口碑”却没爆:《三大队》的坚持和遗憾
作者| Mia
编辑| 把青
“我要这朗朗乾坤下事事有王法,我要这人间所有道都在青天下……”
电影《三大队》的片尾曲《人间道》以悲壮激昂的旋律,唱出了主人公程兵的执着与坚守。这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影片,源自“网易人间工作室”的纪实文学《请转告局长,三大队任务完成了》。故事讲述刑侦三大队在侦办恶性案件时因意外导致嫌疑人死亡,警员集体入狱。出狱后的队长程兵以普通人身份坚持追凶多年,最终将真凶绳之以法。这个真实案件交织着法理与情感的冲突,人物命运极具戏剧张力,堪称近年来国产犯罪题材中难得一见的佳作。
与豆瓣7.9分的高口碑形成反差的是票房表现:上映6天累计2.99亿,猫眼预测最终票房约5.31亿,这一成绩明显低于陈思诚团队此前打造的《误杀》(13.33亿)、《误杀2》(11.21亿)等悬疑片。当现实主义深度遭遇商业市场,艺术表达与大众娱乐是否注定难以兼得?
纪实美学的得与失:一部反类型的中年悲歌
影片集结了“狂飙三人组”张译等实力派演员,编剧张冀(《亲爱的》)与摄影师董劲松(《白日焰火》)的加盟,赋予了作品不同于陈思诚以往风格的写实质感。这种现实主义手法既是影片获得高口碑的关键,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受众范围。
故事最震撼之处在于人物的极端坚持。原型人物程兵辗转多省从事底层工作,用12年时间完成了一场孤独的追凶。电影将单人行动改编为群像叙事——三大队成员出狱后沦为训狗师、保险推销员、夜市摊主,却仍以不同方式参与追凶。这种处理既增强了戏剧张力,也凸显了陈思诚擅长的男性群像刻画。
张译塑造的落魄警察程兵,以其层次丰富的表演撑起了这个跨越十余年的悲情角色。有观众评价其演技“堪比王宝强在《Hello!树先生》中的表现”。然而影片的票房瓶颈或许早有伏笔——它刻意回避了商业片的爽感设计:没有强社会议题、没有烧脑反转、甚至最终擒凶时刻都充满虚无感。当程兵对着空气喊出“任务完成”时,这部“中年失意者史诗”展现的正是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普通人困境。
陈思诚的工业化实验:从类型大师到纪实转身
在澎湃新闻采访中,编剧张冀透露:“陈思诚这次坚持返璞归真,甚至比我追求的还要极致。”这对以商业类型片见长的陈思诚而言堪称冒险。《三大队》摒弃了《唐探》系列的炫技叙事,用近乎报告文学的朴实手法,为国产犯罪片开辟了一条差异化道路。
值得注意的是,该片出品方北京壹同传奇影视文化有限公司,正是陈思诚构建的“悬疑梦工厂”核心。从《唐探》系列到《消失的她》,该公司通过扶持戴墨、柯汶利等青年导演,形成了风格多元的创作矩阵。这种“导演帮扶带”模式与宁浩的坏猴子影业异曲同工,展现出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中“青年导演集群化”的新趋势。
当被问及创作原则时,陈思诚曾直言:“拍电影的第一原则,就是不要亏钱。”《三大队》或许未能复制前作的商业奇迹,但这次现实主义实验,恰恰证明这位“最卖座导演”对艺术表达的野心正在超越类型套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