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看“神仙打群架”,还得先嗑几对“声音CP”?
《声临其境》第三季以全新面貌回归,首期节目便以震撼的舞美设计引发热议。从可翻转的巨型舞台门到滑轨导师椅,硬件升级处处彰显"豪气",凸显其作为湖南卫视王牌综艺的地位。节目组在赛制上融合前两季精华,保留"经典之声""魔力之声"环节的同时,延续第一季"声音大秀"与第二季导师制,并将导师角色升级为"首席声咖"——不仅负责点评,还需与选手搭档表演,大幅增强参与感。
综艺感与专业性的平衡难题
首期节目因过度强调导师抢人环节的综艺效果引发争议。当何冰、胡军两位戏骨被剪辑成"斗嘴兄弟",而关于表演的专业讨论却被快进处理时,观众对节目重心偏移的质疑声四起。这种矛盾在三季节目中始终存在:一方面需要维持湖南卫视擅长的娱乐性,另一方面又要满足观众对声音艺术的期待。总导演徐晴曾透露,第一季赵立新仅凭声音就让收视曲线逆势上扬,印证了专业魅力才是节目核心竞争力。
从"神仙打架"到"声音CP"的转型
节目组第三季打出"组合牌",将前两季最受欢迎的助演环节升级为核心赛制。四位首席声咖需与不同选手组成"声音CP"完成表演,这种设计明显借鉴了当下流行的"嗑CP"文化。制作方坦言希望通过演员间的化学反应创造看点,如同《明星大侦探》成功打造的"官配CP"。但值得思考的是,这种网络化表达能否与电视综艺的广泛受众产生共鸣?当节目还未展现专业配合就先炒作"冰糖葫芦"等CP昵称时,难免让人担心本末倒置。
声音艺术的多元可能性
抛开赛制争议,节目始终为演员提供了独特的表演空间。在剥离表情和形体后,纯粹的声音演绎反而能迸发惊人创造力。第一季让配音艺术从小众走向大众,第二季通过原片配音解决戏份分配问题,第三季则尝试回归带妆表演。这种持续创新体现了节目组的野心——既要保持专业高度,又要探索声音表现的更多可能性。正如韩雪等演员展现的,当声音与表演完整结合时,才能释放最打动人心的力量。
这档曾代表中国原创综艺登陆戛纳的节目,正站在新的十字路口。当"神仙打架"变成需要先"嗑CP"的组队竞赛,观众最终期待的,仍是那些能让收视曲线陡然攀升的纯粹声音魔力。